這家社交電商被追討貨款!IDG高榕高瓴參與多輪融資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12日電 (張燕征)“我們的貨款去哪兒了?什么時候能回款?”來自湖北武漢的貝店商戶馬先生告知中新經緯客戶端,原本今年6月份貝店就應該給他結算4月份的貨款賬單,如今已累計四個月沒有收到貨款了。
馬先生表示,近日,數百位貝店平臺的商家聚集在杭州貝貝集團總部追討貨款。此次追討的欠款從十幾萬元至數百萬元不等。據他提供的一份實名登記的在線統(tǒng)計表格顯示,截至8月11日上午12時,已有1200多家商家共計1.2億元的貨款被拖欠。商家涉及家居日用、服飾、生活家電、食品生鮮、母嬰、美妝個護等品類。
11日,中新經緯客戶端致電貝店平臺,該平臺客服人員回應稱“公司正積極處理中,暫不接受任何形式采訪和回答。具體細節(jié)建議等待官方通告。”中新經緯客戶端還從一位貝店運營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目前貝店運營部仍在正常工作。此外,中新經緯客戶端還多次致電貝貝集團董事長張良倫,不過,對方并未接聽電話。
據媒體報道,去年底,貝店和貝倉很多員工離職了,老業(yè)務目前只是維護為主,活動力度、價格優(yōu)勢越來越弱,導致很多店主放棄。
315電子商務指導辦公室副秘書長、老馬電商圈創(chuàng)始人馬凱躍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分析稱,2019年淘集集平臺已出現暴雷,如今又出現類似事件。需要注意的是,類似的社交電商平臺還有上百家。政策層面一定要盡快完善監(jiān)管機制,特別是貨款備用金制度要盡快提上日程,平臺運營費歸運營費,盈利歸盈利,商家貨款絕對不能動,最好是貨款走第三方支付。
平臺拖欠供應商款如何處理?
公開資料顯示,貝貝集團旗下?lián)碛胸愗惥W、貝店、貝倉、貝省、貝貸、希美等業(yè)務平臺。貝店官網顯示,貝店創(chuàng)立于2017年,是一個免費的手機開店平臺。平臺通過整合全球供應鏈,為店主提供了數萬家品牌商和工廠的源頭貨源。此外,貝店還為店主提供了一套手機開店工具,包括店鋪管理、商品管理、會員管理、訂單管理等。
馬先生稱,2020年3月,自己在微信群里看到貝店的招商信息,于是繳納了1萬元保證金入駐,在平臺上主要售賣箱包等產品。馬先生表示,他的公司去年都能正常拿到結算的貨款,然而今年年初,回款提現變得越來越難。
“不同商家的回款日不一樣。比如我們家店是每個月23日結算貨款,平臺出具上個月的回款賬單后,當天就可以提現。但是今年年初申請?zhí)岈F時,平臺顯示10個工作日內到賬,到了四五月份,平臺又說回款日期延長到20個工作日。”馬先生稱,他在6月申請全部結算提現后,直到現在仍未收到回款,對接的店小二也沒有給出任何的回復,于是,馬先生將所售商品從貝店下架。
浙江寧波的一名經營服飾的商家吳女士也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今年4月份之后,貝店一直不回款,說是系統(tǒng)問題。后來,我看著平臺不正常,就申請退店,本來承諾是30個工作日結算退款,現在看來退款遙遙無期?!?/span>
貝店業(yè)務調整通知 來源:受訪者供圖
據馬先生提供的一份貝店商家的后臺截圖顯示:貝店于2021年8月10日起進行業(yè)務調整,原商城業(yè)務將升級為導購業(yè)務,接入淘寶等第三方供應鏈。升級后,商家無需二次入駐,即可通過貝店推廣商品。
上述兩位商戶所言欠款事宜是否屬實?中新經緯客戶端擬發(fā)采訪函向貝店了解情況,不過經查詢貝貝、貝店官網及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均未發(fā)現該公司對外郵箱及傳真。12日,中新經緯客戶端再次致電貝店客服,一位客服工作人員稱“目前貝店沒有對外郵箱,暫不接受采訪?!?/span>
北京云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平臺拖欠供應商款項一般有以下解決方法。首先是供應商與平臺進行協(xié)商,如果協(xié)商無果,供應商可以向法院起訴平臺,在訴前或訴中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查封、凍結平臺的財產。
“如果平臺已經資不抵債,供應商可以向法院申請破產,進入破產程序之后,需按照破產法所規(guī)定的程序去進行清償。”趙占領表示,按照規(guī)定,平臺首先要償還員工的工資、獎金以及國家的稅款。債權方面,要區(qū)分是否有優(yōu)先順序的債權。
“對于普通債權來說,按比例進行清算即可。一般來說,商家的債權大多屬于普通債權,不過商家通過破產清算能拿到多少款項完全取決于公司還剩多少破產資產及有多少未清償的債權?!壁w占領稱。
第一批商家:曾賺到錢,衰敗有跡可循
工商信息顯示,貝店APP的開發(fā)主體是杭州貝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由杭州貝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貝貝網)全資控股。從貝貝網股權結構穿透情況看,執(zhí)行董事兼總經理張良倫持股51.2%,為實際控制人。公開資料顯示,張良倫是貝貝集團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CEO,此前曾是米折網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從他的履歷來看,2009年大學畢業(yè)后,他在阿里巴巴擔任了兩年多的產品經理。2011年,創(chuàng)辦貝貝集團,隨后增加貝貝網、貝店等電商業(yè)務。
天眼查顯示,從2014年至2020年,張良倫共注冊成立了杭州貝貝集團、杭州貝貝品牌管理、杭州貝貝信息科技、杭州貝星投資、西安貝融金融等13家公司,最近新成立的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杭州澳爾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于2020年7月24日成立,不過,上述大多公司的注冊資金并未實繳。
從融資歷程看,2013年,貝貝網獲得了IDG資本的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2014年,獲得IDG資本和高榕資本的1.5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2015至2016年,獲得今日資本、新天域資本、北極光創(chuàng)投等機構超2億美元融資。最近的一次是在2019年5月,貝貝網獲高瓴資本、襄禾資本等機構8.6億元人民幣的戰(zhàn)略融資。
“從2012年的米折網,到2014年的貝貝,再到2018年的貝店,又到2019年的貝倉,直到2021年,整整10個年頭,多么熟悉的模式?!闭憬贾萆虘魪堁座i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還在做米折網時,他就在電商圈接觸到了張良倫的電商平臺。
作為米折網、貝貝網、貝店的第一批商家,張炎鵬坦言,自己曾在這些平臺上賺到過錢,對于平臺還是很有感情,即使貝店流量不好了,也沒有退店?!拔沂窃诮衲?月已察覺貝店平臺經營異樣,于是下架了所有貨品,算是保住了每月的千萬貨款,如今這1萬元保證金即使不退還也無所謂了?!?/span>
張炎鵬介紹,2018年,在貝店平臺的補貼下,自己服裝店鋪年銷售額能達到1億多元?!?018年貝店的補貼打的太狠了,2019年沒補貼就不行了。大概是2019年六七月份,貝店又把商戶導流到貝倉。但我們入駐后發(fā)現,貝倉沒啥流量,就退出來了?!?/span>
據去年多家媒體報道,貝貝集團在2020年3月27日起進行了大面積裁員,涉及旗下貝貝網、貝店、貝倉等多個業(yè)務,波及人數近200,人員占比20%。裁員消息被曝出后,外界已有聲音質疑貝貝集團的資金鏈情況。
在張炎鵬看來,一個平臺衰敗前是有很多跡象可循的,特別是財務方面,一旦出現回款困難問題,就需要趕緊撤出?!耙皇菍~單出現漏單、錯單;二是出現人員調整,很多老員工離職;三是平臺規(guī)則有大的變動;四是業(yè)績在下滑。”
在電商領域十余年,馬凱躍經歷過淘寶商城時代,也曾負責承辦過拼多多的全球首次招商會。總結起電商業(yè)態(tài)變化,他感嘆道,如今的電商賽道屬于“721法則”,即頭部的幾家電商平臺占據了70%的市場,細分賽道平臺占據了20%,剩下的數百家小平臺只擁有10%的市場份額。
“通常來說,社交電商平臺常用的商業(yè)模式都是戰(zhàn)略虧損,大規(guī)模燒錢‘圈地’后,走融資上市路線?!痹隈R凱躍看來,早年的流量紅利期,同類型的云集等平臺已經上市,然而貝貝網卻錯過了這個時期,在如今流量紅利期見底的情況下,獲客成本很高,會員制和S to B to C(供貨商-社群商家-消費者)這種燒錢模式已經走不通了?!?/span>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張炎鵬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