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寶萊“天使聽見愛”啟程·持續(xù)升溫 2014年大步前進
熱直銷網快訊:小詩涵,一個相貌乖巧愛笑的女孩子,2013年4月出生在安徽合肥,出生后不久,小詩涵被診斷為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基本無法聽到外界的聲音,無法用耳朵來感知這個美好的世界。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聽力障礙殘疾人超過2780萬,其中,兒童聽力障礙患者約為200萬人,而且每年新出生聾兒近3萬名。如果得不到及時救助,這些孩子將終生生活在寂靜無聲的世界里,很多還會因為喪失聽覺而無法說話。醫(yī)學界普遍認為,植入“人工耳蝸”是迄今為止治療感音神經性耳聾唯一有效的方法。如果聽力殘障兒童在幼兒時期植入人工耳蝸或佩戴助聽器,經過科學、系統的康復訓練,是完全有可能跟正常人一樣學習和生活的。但是“人工耳蝸”費用高昂,每只耳蝸花費近20萬元,而且手術完成后還需要進行長期的康復訓練。對于低收入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筆極其沉重的負擔。這使得很多孩子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抱憾終生。
重生·踏實公益
2014年4月15日,小詩涵在康寶萊“天使聽見愛”公益項目的資助下完成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鳥鳴蟲啼之聲走進了小詩涵的世界,這是她邁向嶄新生活的第一步,也是重生的起點。“我們打算以后每一年把手術的這一天當做她的生日來過。”小詩涵的家長說。
“天使聽見愛”公益項目是由康寶萊(中國)保健品有限公司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共同發(fā)起,幫助經濟困難的聽障患兒重啟有聲之路,自2011年9月項目成立至今,康寶萊公司與各地服務商已累計捐助善款超過1300萬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40余名聽障兒成功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作為一家專業(yè)營銷體重管理產品、個人營養(yǎng)保健品的跨國企業(yè),康寶萊一直希望能夠回饋社會、回饋消費者,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做些事。即便是下定決心做慈善,他們依然可以有很多選擇,譬如捐贈自己的產品,或者做受眾人群廣泛但無需投入太多精力的事情。然而,康寶萊中國區(qū)卻選擇資助重度聽障孩子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要知道人工耳蝸不僅造價不菲,而且后續(xù)康復工作至關重要,否則,僅僅植入人工耳蝸,有時并不能給患兒帶來根本性的改變。
談及項目選擇最初的想法,康寶萊(中國)總裁李延亮坦言,當初公司內部也有分歧,但之所以最終選擇“天使聽見愛”這個項目,就是考慮與其花錢去造聲勢,不如實實在在地去改變這些孩子的命運。“一個聽障兒童能夠重新講話,對一個家庭的意義太大了,對他們的未來影響太大了,對這個社會的作用同樣意義非凡?!闭怯辛诉@樣的思路,康寶萊(中國)從一開始就把細節(jié)放在首位。最開始選擇患兒時,他們會認真做家訪,對每一個提出申請的孩子進行篩選,以保證每一分公益款都能花在真正有需要的患兒身上??祵毴R公司的目標就是每資助一個孩子,要想辦法讓他們健康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從入選的那一刻起,“康寶萊”這三個字將成為這些孩子及家庭終身的朋友。
小芳純是康寶萊“天使聽見愛”項目的首個受益人,如今已經是廈門一家普通學校的普通學生。從小芳純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開始,到第一次開機、第一次說話、第一次在學校里表演,康寶萊廈門分公司的員工林女士都是見證人。如今,林女士不僅是小芳純最親近的人之一,康寶萊廈門分公司的志愿者們還會自發(fā)去學校捐建圖書角,和孩子們一起閱讀、交流。如康寶萊一位員工所言,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跟這些孩子相處下來,難免投入感情,希望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快樂成長,至少像普通人一樣開心生活。
上海市閘北區(qū)小小虎幼稚園園長、華東師范大學言語聽覺康復科學博士張磊女士第一次接觸康寶萊“天使聽見愛”項目時,也著實吃了一驚。她說,“我接觸過的聽障兒童很多,在我們這里康復的孩子也很多,但像康寶萊公司這樣肯出錢給孩子做耳蝸,愿意幫助他們康復,甚至還有因為康復是在外地而幫孩子的父母找工作的事情,我真還是頭回聽說,當時聽到之后特別感動,我想這才是踏實的、有分量有溫度的慈善?!?/p>
啟程·持續(xù)升溫
今年,3月份康寶萊組織了一次第三方聽說能力評估,之前接受手術并進行康復訓練一年以上的孩子共17名來到了位于上海閘北區(qū)的一所民辦幼兒園小小虎進行專業(yè)的康復評估。作為聾兒康復的實踐基地和人才培養(yǎng)基地,中國第一個為聾兒康復服務的聾健合一幼兒園——上海閘北區(qū)民辦小小虎幼稚園,有著近十年的康復經驗,成功案例不勝枚舉??祵毴R希望通過第三方評估機構,客觀真實地反映這些孩子的康復狀況,從而制定具體的康復計劃。
“在這一點上,我們公司上下的想法都是非常一致的,那就是‘天使聽見愛’項目的目的不單給多少孩子植入人工耳蝸,而且要幫助他們真正康復?!笨祵毴R“天使聽見愛”工作人員表示。
這次評估活動中專門給孩子的家長們安排一堂專業(yè)的家庭康復指導課程,因為孩子的康復水平30%是由康復中心的能力決定,而70%則取決于家長的投入程度和康復水平,可以說老師的付出和家長的配合,缺一不可。
小小虎有一位來安徽縣城的孩子,在來小小虎康復之前,孩子的母親把孩子全托給普通幼兒園。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里,她發(fā)現其他孩子在玩游戲的時候,自己的孩子卻呆坐一旁扯羽絨服里的羽絨玩,那一刻,這位母親終于下定決心辭去工作,專心為孩子做康復。張磊說,自己舉這個例子,就是想告訴在座的每一位父母,不管有多難,想讓自己的孩子真正康復,家庭的投入是必須的。但凡康復好的,沒有一個離得了家長的時間和親情的投入。
強烈的責任心使得康寶萊公司的很多員工已經把這些孩子當作自己的家人,在看到有些家長因為工作太忙而忽視對孩子的康復訓練后,康寶萊“天使聽見愛”項目工作人員甚至比家長們還要著急,希望通過這次短短的培訓,能提高家長的家庭康復意識,給予一些專業(yè)指導,讓孩子們的康復之路更加通暢?!疤焓孤犚姁邸辈皇且痪湔f說而已的口號,它需要的是一群人擁有長期的奉獻精神,和一家企業(yè)始終如一的付出。
沖刺·分量加碼
康寶萊“天使聽見愛”項目選中資助的聽障患兒多來自貧困家庭或偏遠山區(qū),當地的康復條件簡陋,為了能讓孩子離真正的康復近一些,再近一些,本月,有分量的慈善再次加碼。五月,由康寶萊“天使聽見愛”資助康復的第一批孩子入園小小虎,第一批接受康復資助孩子共9名,他們都存在著不同的康復問題,針對他們存在的問題制定了不同的康復方案,希望不要錯過孩子們的最佳康復期,能有一個專業(yè)的康復培養(yǎng)和環(huán)境。
正如康寶萊(中國)總裁李延亮所說,“不是說做完手術,我們對這些孩子的責任就已經結束。讓他們接受必要的康復治療,并且不失學,能夠受教育,我們之前的努力才不會成為無用功?!?/p>
盡管,孩子們的康復程度有好有壞,家長們的康復意識有強有弱,但“天使聽見愛”項目工作人員以及整個康寶萊(中國)都已經做好了“打一場硬仗”的準備,并在2014的夏天大步前進。
用來自心底的愛對待和影響他人,這是康寶萊公司從創(chuàng)立之初就秉承的理念,也是一家企業(yè)在從事慈善項目過程中不變的航標。
- 康寶萊,天使聽見愛
- 文章鏈接:http://www.solarphp.org.cn/news/html/11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