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打造數據導偵研判基地 嚴打網絡傳銷犯罪
中國警察網訊 面對藏在暗處、異常狡猾的網絡傳銷犯罪分子,如何快速預判、精準定位相關線索的涉?zhèn)麂N風險,成為擺在公安機關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2017年至2020年,四川公安機關偵破數百起網絡傳銷案件。在此基礎上,四川公安經偵部門梳理發(fā)現,雖然每起案件的傳播渠道不一、具體手法不同,但每起案件中均出現同一要素:多次參與傳銷活動的違法犯罪人員,即傳銷歷史人員。
四川公安經偵部門以全國“論劍”比武為契機,通過大數據技術建立起傳銷歷史人員數據庫比對系統(tǒng),成為快速預判線索涉?zhèn)麂N風險的神兵利器。該系統(tǒng)對獲取的疑似傳銷組織“會員”名單進行批量比對,以“會員”中傳銷歷史人員的聚合度為指標,輔助偵查員快速預判案件性質,達到高效識別涉?zhèn)麂N風險的目的。
2019年12月,傳銷歷史人員數據庫比對系統(tǒng)在公安部經偵局相關應用平臺部署上線。四川省公安廳以該系統(tǒng)為主要技術基礎,在眉山市積極打造省內第一個網絡傳銷類罪數據導偵研判基地,全鏈條打擊網絡傳銷犯罪。近兩年來,依托該數據導偵研判基地建設,僅眉山公安機關就破獲網絡傳銷案件109起。
在偵破“BHB”和“AREX”兩起虛擬貨幣傳銷案過程中,四川公安機關通過該系統(tǒng),大大縮短了偵查員的研判時間和周期,從立案偵查到收網打擊,平均時間由以往的半年左右縮短至2個月。在偵辦“AREX”虛擬貨幣傳銷案件時,偵查員發(fā)現涉案參與人員中的傳銷歷史人員占比高達37%,成為此類線索研判的教科書式樣本。
四川公安經偵部門以研判基地為樞紐,以該系統(tǒng)為主要工具,助力成都、綿陽、德陽等10余個地市公安機關高效研判相關線索30余批次,為成都“美酷”、綿陽“福天下”等重大網絡傳銷案件的成功偵破提供了有力的戰(zhàn)法、工具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