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非常電子商務
擁有完整B2C供應鏈的安利,做的卻僅僅是有限B2C的事情。
在廣州中信大廈41層安利中國總部的監(jiān)控中心,有一面由6塊各50英寸的顯示板組接而成的大屏幕電視墻,上面幾乎可以顯示安利整條供應鏈,甚是壯觀。操作人員可以對全國網絡狀況、信息系統(tǒng)安全狀況及各類服務器、電腦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進行7×24小時的嚴密監(jiān)控。從采購、生產到倉儲物流再到配送各環(huán)節(jié)發(fā)生的所有數(shù)據交換,都在被監(jiān)控中。一個貼著二維碼的紐崔萊產品,直至被送到顧客手中,它攜帶的數(shù)據才最終在大屏幕上消失。
安利信息化走過的流程,其實就是一條從B到C自然流動的完美曲線。安利與生俱來的直銷模式則是構成這條曲線的精髓所在。在中國,安利有30多萬名活躍營銷人員及天量的注冊優(yōu)惠顧客,他們是一個個活躍的個體,就相當于一個電子商務企業(yè)的小C用戶。營銷人員和優(yōu)惠顧客從安利獲取產品的方式有很多種,如電話訂購、店鋪現(xiàn)場購買、店鋪傳真購買、或者在“安利商務隨行”定制手機和安利易聯(lián)網上下單購買。除了店鋪現(xiàn)場購買之外,其他通過電子手段購買獲得安利產品的過程,就是一次B2C的購買經驗。當然。其中必然包含從B到C的物流配送過程,以及相應從C到B的資金流動過程。
從1995年正式在中國開業(yè)以來,安利做的最重要的兩件事情就是:保證產品質量的穩(wěn)定性和保證營銷人員的穩(wěn)定性。唯有此,安利依靠口碑相傳的直銷經營模式才得以發(fā)揚光大。對于前者,安利依靠從“種子到成品”的垂直整合機制來保證;對于后者,安利首先要保證營銷人員利益和事業(yè)機會的競爭力,其次就要不斷地為其營造更便利的產品獲取途徑和速度,也就是電子商務公司常說的提升客戶體驗。不知不覺中,安利正在向當下火熱的B2C模式靠攏。
近年來,安利B2C業(yè)務量每年都在增長,其銷售額已占安利中國全部銷售額的近17%,達30多億元。但是,一定不要將安利的B2C業(yè)務,完全等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電子商務B2C。
有限B2C
當你登陸安利易聯(lián)網時,它會告訴你什么樣的人才可以登陸這個網站。簡單來講,安利營銷人員和優(yōu)惠顧客之外的普通消費者是不能夠隨便登陸進去的(需要安利號碼)。就如安利大中華區(qū)總裁顏志榮一直所強調的那樣:“安利不會改變其直銷企業(yè)的性質。我們也看到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趨勢,但我們不會考慮在網上直接開店銷售產品,因為我們要對建立的直銷人員隊伍負責。我們也不允許直銷人員在網上售賣產品。”顏志榮于去年底接替鄭李錦芬執(zhí)掌安利大中華區(qū)業(yè)務,其策略并未改變。
安利的“電子商務B2C”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一個只對直銷人員和會員的“閉路系統(tǒng)”;同時,一切電子手段的應用,都是幫助營銷人員拓展業(yè)務、提升服務的工具。
所謂直銷,是指直銷企業(yè)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yè)場所之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的銷售方式。在美國,安利就是這樣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直銷企業(yè),它沒有店鋪,沒有經銷商,更沒有廣告宣傳,只有直銷員,其聲譽也只是通過一傳十,十傳百的口碑建立起來的。有人曾將直銷比作為“病毒式營銷”,影響范圍之廣、之迅速由此可見一斑。
但安利在中國所走的直銷之路并不順暢。據統(tǒng)計,安利進入中國以后,為適應中國國情,主動進行了“五次停頓”、“六次整改”。最嚴重的一次是1998年4月21日晚,中國政府頒布的傳銷禁令在《新聞聯(lián)播》上播出;另一次是2005年9月1日,國務院出臺《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第一次,安利在中國政府的協(xié)助下開始淺層次轉型;第二次,安利在營銷方式、薪酬制度上進行大幅度調整,比如重新界定直銷員的工作職責、取消團隊計酬、嚴格按照個人銷售業(yè)績計酬、提高銷售傭金,最終于2006年底拿到直銷營業(yè)牌照。
經過多次調整后的安利,在中國形成了較為特殊的銷售模式,即通過直銷員的“直銷”、公司直營店鋪的“店鋪銷售”、公司經銷商固定經銷點的“經銷”,多渠道為消費者提供產品和服務。這是一種安利在其他國家從未使用過的多元化營銷模式。從銷售模式的架構上來看,安利已不能稱之為直銷公司,但是每個人都清楚安利的特色就是“直銷”,安利的直銷本質沒有任何變化,這一本質就是:由銷售人員直接與顧客接觸銷售產品、并提供個性化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而非分銷代理,也非總代理,更不是專賣店經營。所有安利的店鋪,實質上更像一個多功能中心,它兼經銷、服務站、提貨點、展示中心、培訓會議中心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同時也是對外的窗口。它與普通意義上的專賣店是不同的,而是一個更好地維系直銷員與顧客的工具。
安利所作的一切幾乎全部是為營銷人員服務,電子商務等電子手段的應用同樣也不例外。2004年推出的“復合式家居送貨服務”,是安利一次大規(guī)模的購貨渠道拓展行為。為了配合家居送貨服務,安利在全國23個區(qū)域外倉設立“家居配送中心”,以保證顧客所訂購的產品能在規(guī)定的時效內按時送抵顧客的家中。截至2010年12月,家居送貨服務已覆蓋全國31個省的637個城市和1243個縣,即下單后直接將產品送到顧客家中;直銷人員的購貨渠道已經包括:電話、店鋪現(xiàn)場、店鋪傳真、“安利商務隨行”定制手機、安利易聯(lián)網等。
其中,“安利商務隨行”定制手機是,2009年12月份安利為迎合3G趨勢推出的銷售工具。當時的策略是:數(shù)萬名安利直銷人員無需押金,即可參照“話費換手機”模式獲得中國電信為其定制的3G智能手機。該手機全部裝有“安利商務隨行軟件”,可實現(xiàn)在線購物、業(yè)績查詢、顧客管理、模擬化妝等四項功能。
目前,這個平臺正在大幅拓展。“我們要做多平臺,我不限制你用什么手機了,什么手機都可以下載相應的應用軟件?!卑怖笾腥A區(qū)電腦資訊副總裁楊海鵬所說的多平臺意指,無論是安卓手機、windows手機還是iPhone,甚至于各類pad,都將是安利提供給直銷人員的一種有效工具。
美國安利公司副總裁兼首席信息官畢盛杰(Jeff Peterson)這樣總結了安利的“電子商務”:首先是提供給營銷人員的一個有效工具,幫助他們去開展他們的業(yè)務;第二,通過門戶網站或者社交網站(采用Web2.0技術),幫助消費者更加容易地獲取公司產品和信息,并且更加容易地找到營銷點給他們提供產品,這就是安利電子商務發(fā)展的兩層含義。
在安利的定義中,消費者可以通過越來越豐富的渠道了解到安利及產品,但并不能通過任何電子手段直接購買到安利產品,他們繞不開直銷人員,更不會形成渠道沖突損害到營銷人員利益。直銷人員則可以在各種電子工具中下單、購買產品。這樣一種“串聯(lián)”而非“并聯(lián)”的電子商務B2C模式,既保證了安利在新興技術和渠道的利用上不甘人后,也令其獨特的直銷模式得以保留和發(fā)展。
完整信息流
與有限的B2C模式比起來,安利在信息流的控制上卻是完整而開放的。它不亞于任何電子商務公司,或者說遠遠超過他們,因為安利是對整條B2C供應鏈的控制,而不局限于銷售配送端。
從進入中國開始,安利對信息化管理的投資已經累計超出6億元。根據供應鏈上各環(huán)節(jié)工廠運用JDE系統(tǒng),物流方面運用Inventory Optimization System系統(tǒng)(庫存優(yōu)化系統(tǒng)),店鋪運用POS系統(tǒng),多種不同的系統(tǒng)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以提升效率。IOS系統(tǒng)可以看到店鋪每天的銷售情況,預估銷售數(shù)量、運輸路程、區(qū)域性要求等信息。系統(tǒng)可以看見所有產品的流動狀況,使生產企業(yè)能及時安排生產,并預定補貨計劃,避免出現(xiàn)庫存嚴重不足甚至是斷貨的現(xiàn)象。
更重要的是,無論哪個環(huán)節(jié),安利都會做持續(xù)改進。比如由安利IT部門自主開發(fā)的店鋪支持系統(tǒng)已發(fā)展到第4代,店鋪每一訂單的處理時間只需不到30秒,店鋪日結5分鐘內即可完成。目前,安利信息系統(tǒng)可以支持每星期100萬份訂單的業(yè)務量和每年300億元的生產能力。
與強大IT并駕齊驅的,是公司四通八達、貨暢其流的物流體系。2002年,公司在廣州啟用了占地40000平方米、擁有近15000個立體存儲架位的安利(中國)物流中心作為物流大本營,并陸續(xù)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地設立了20余個外倉,對店鋪實現(xiàn)就近配貨與補貨。安利產品從走下生產線到送至營銷人員手中只需2到10天。2004年推出“家居送貨服務”后,對物流體系又做了進一步的改進。
安利公司投資400萬元人民幣在廣州物流中心內建立了一個面積為2000平方米的安利(中國)家居配送中心,并于2006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這個家居配送中心配送范圍輻射了安利在廣東、海南兩個省份的所有B2C服務,日處理訂單可以達到3000張,并提供D2D(Door to Door)的復合式家居服務。只要顧客(直銷人員)訂購2000元以上的安利產品,即可享受72小時內送貨到家的服務。
在物流中心的產品管理上,安利采用了RF無線射頻技術倉庫管理系統(tǒng),對信息傳遞和補貨時間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并提高了產品流的高效和準確,保障分布在全國各大店鋪的產品供給的準確。在揀貨管理上,安利采用了DPS即Digital Picking System系統(tǒng),就是利用電子標簽實現(xiàn)“摘果式”出庫。
對于日用品銷售行業(yè)來說,很多商品都是消耗量大、銷售周期短的快速消費品,不僅揀選、配送量大,而且生產及庫存周期較短,容易產生缺貨,對配送能力要求比較高,物流運作難度比較大。但如果使用電子揀選代替人工看單揀選,那么其效果就非常明顯。揀選工人通過按燈揀選,非常容易上手操作,只要辨清數(shù)字就能快速作業(yè)了。之前該中心采用手工揀選,曾出現(xiàn)少量爆倉情況,而采用DPS之后,有效改善了作業(yè)速度,是過去憑人工出貨單揀貨的兩倍。
安利的B2C大致可以呈現(xiàn)這樣的流程:每張訂單在客戶交付貨款后,將被自動分發(fā)到家居送貨配送中心。配送中心電腦系統(tǒng)就會及時生成列有收貨人的姓名和地址的條形碼,并自動計算定單內的貨品,根據貨品的體積、數(shù)量及類型,找出適合大小的包裝箱。貨品按照DPS電腦交接檢貨系統(tǒng),實施檢貨入箱。檢貨入箱后,會被自動稱重,重量出現(xiàn)誤差的包裝箱,再經由人工復核。所有安利的產品在自動封箱前,都要經過填充這一最后程序,力求讓貨品運輸風險降至最低。填充物料并進行自動封裝后,工作人員會將其分區(qū)堆放,以方便配送商按區(qū)域分揀,直至送貨到門。安利的B2C流程,也就到此結束。
作為一個年銷售額達到219億元的安利中國公司來說,僅靠廣州一個配送中心,遠遠不能滿足全國范圍內的配送需求。因此,安利采用了“安利團隊+全國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的物流運作模式。安利向第三方物流企業(yè)開放地提供技術和系統(tǒng)支持,包括:射頻技術、家居送貨拆箱系統(tǒng)、4GPOS系統(tǒng)、AS400系統(tǒng),以及提供必要的電腦設備為外倉鋪設局域網絡,慢慢把技術轉移,無償提供給第三方物流企業(yè),透過不同的系統(tǒng)幫助第三方物流企業(yè)節(jié)約物流成本。
至今,安利在全國擁有23個區(qū)域外倉和252家店鋪,這些都將是安利或大或小的配送中心。借助第三方物流,安利的配送范圍已經完全覆蓋全中國31個省市。
如果把直銷人員拿掉,安利72小時的配送承諾,或許也不亞于一些B2C網站。但安利并不會這樣做。在安利的計劃里,直銷模式不會改變的同時,還會加大對店鋪建設的投入。顏志榮稱,未來三年安利將在西部地區(qū)開發(fā)30到40個店鋪,另外在京滬穗等地也會開小店鋪,以改變大城市因交通等問題導致消費者購買產品不方便的現(xiàn)狀。而且強調,與其他直銷公司開設的加盟店不同的是,無論大小店鋪都將由安利直營。
安利“直銷+經銷+店鋪”的經營模式,已插上了電子商務的翅膀。
在廣州中信大廈41層安利中國總部的監(jiān)控中心,有一面由6塊各50英寸的顯示板組接而成的大屏幕電視墻,上面幾乎可以顯示安利整條供應鏈,甚是壯觀。操作人員可以對全國網絡狀況、信息系統(tǒng)安全狀況及各類服務器、電腦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進行7×24小時的嚴密監(jiān)控。從采購、生產到倉儲物流再到配送各環(huán)節(jié)發(fā)生的所有數(shù)據交換,都在被監(jiān)控中。一個貼著二維碼的紐崔萊產品,直至被送到顧客手中,它攜帶的數(shù)據才最終在大屏幕上消失。
安利信息化走過的流程,其實就是一條從B到C自然流動的完美曲線。安利與生俱來的直銷模式則是構成這條曲線的精髓所在。在中國,安利有30多萬名活躍營銷人員及天量的注冊優(yōu)惠顧客,他們是一個個活躍的個體,就相當于一個電子商務企業(yè)的小C用戶。營銷人員和優(yōu)惠顧客從安利獲取產品的方式有很多種,如電話訂購、店鋪現(xiàn)場購買、店鋪傳真購買、或者在“安利商務隨行”定制手機和安利易聯(lián)網上下單購買。除了店鋪現(xiàn)場購買之外,其他通過電子手段購買獲得安利產品的過程,就是一次B2C的購買經驗。當然。其中必然包含從B到C的物流配送過程,以及相應從C到B的資金流動過程。
從1995年正式在中國開業(yè)以來,安利做的最重要的兩件事情就是:保證產品質量的穩(wěn)定性和保證營銷人員的穩(wěn)定性。唯有此,安利依靠口碑相傳的直銷經營模式才得以發(fā)揚光大。對于前者,安利依靠從“種子到成品”的垂直整合機制來保證;對于后者,安利首先要保證營銷人員利益和事業(yè)機會的競爭力,其次就要不斷地為其營造更便利的產品獲取途徑和速度,也就是電子商務公司常說的提升客戶體驗。不知不覺中,安利正在向當下火熱的B2C模式靠攏。
近年來,安利B2C業(yè)務量每年都在增長,其銷售額已占安利中國全部銷售額的近17%,達30多億元。但是,一定不要將安利的B2C業(yè)務,完全等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電子商務B2C。
有限B2C
當你登陸安利易聯(lián)網時,它會告訴你什么樣的人才可以登陸這個網站。簡單來講,安利營銷人員和優(yōu)惠顧客之外的普通消費者是不能夠隨便登陸進去的(需要安利號碼)。就如安利大中華區(qū)總裁顏志榮一直所強調的那樣:“安利不會改變其直銷企業(yè)的性質。我們也看到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趨勢,但我們不會考慮在網上直接開店銷售產品,因為我們要對建立的直銷人員隊伍負責。我們也不允許直銷人員在網上售賣產品。”顏志榮于去年底接替鄭李錦芬執(zhí)掌安利大中華區(qū)業(yè)務,其策略并未改變。
安利的“電子商務B2C”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一個只對直銷人員和會員的“閉路系統(tǒng)”;同時,一切電子手段的應用,都是幫助營銷人員拓展業(yè)務、提升服務的工具。
所謂直銷,是指直銷企業(yè)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yè)場所之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的銷售方式。在美國,安利就是這樣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直銷企業(yè),它沒有店鋪,沒有經銷商,更沒有廣告宣傳,只有直銷員,其聲譽也只是通過一傳十,十傳百的口碑建立起來的。有人曾將直銷比作為“病毒式營銷”,影響范圍之廣、之迅速由此可見一斑。
但安利在中國所走的直銷之路并不順暢。據統(tǒng)計,安利進入中國以后,為適應中國國情,主動進行了“五次停頓”、“六次整改”。最嚴重的一次是1998年4月21日晚,中國政府頒布的傳銷禁令在《新聞聯(lián)播》上播出;另一次是2005年9月1日,國務院出臺《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第一次,安利在中國政府的協(xié)助下開始淺層次轉型;第二次,安利在營銷方式、薪酬制度上進行大幅度調整,比如重新界定直銷員的工作職責、取消團隊計酬、嚴格按照個人銷售業(yè)績計酬、提高銷售傭金,最終于2006年底拿到直銷營業(yè)牌照。
經過多次調整后的安利,在中國形成了較為特殊的銷售模式,即通過直銷員的“直銷”、公司直營店鋪的“店鋪銷售”、公司經銷商固定經銷點的“經銷”,多渠道為消費者提供產品和服務。這是一種安利在其他國家從未使用過的多元化營銷模式。從銷售模式的架構上來看,安利已不能稱之為直銷公司,但是每個人都清楚安利的特色就是“直銷”,安利的直銷本質沒有任何變化,這一本質就是:由銷售人員直接與顧客接觸銷售產品、并提供個性化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而非分銷代理,也非總代理,更不是專賣店經營。所有安利的店鋪,實質上更像一個多功能中心,它兼經銷、服務站、提貨點、展示中心、培訓會議中心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同時也是對外的窗口。它與普通意義上的專賣店是不同的,而是一個更好地維系直銷員與顧客的工具。
安利所作的一切幾乎全部是為營銷人員服務,電子商務等電子手段的應用同樣也不例外。2004年推出的“復合式家居送貨服務”,是安利一次大規(guī)模的購貨渠道拓展行為。為了配合家居送貨服務,安利在全國23個區(qū)域外倉設立“家居配送中心”,以保證顧客所訂購的產品能在規(guī)定的時效內按時送抵顧客的家中。截至2010年12月,家居送貨服務已覆蓋全國31個省的637個城市和1243個縣,即下單后直接將產品送到顧客家中;直銷人員的購貨渠道已經包括:電話、店鋪現(xiàn)場、店鋪傳真、“安利商務隨行”定制手機、安利易聯(lián)網等。
其中,“安利商務隨行”定制手機是,2009年12月份安利為迎合3G趨勢推出的銷售工具。當時的策略是:數(shù)萬名安利直銷人員無需押金,即可參照“話費換手機”模式獲得中國電信為其定制的3G智能手機。該手機全部裝有“安利商務隨行軟件”,可實現(xiàn)在線購物、業(yè)績查詢、顧客管理、模擬化妝等四項功能。
目前,這個平臺正在大幅拓展。“我們要做多平臺,我不限制你用什么手機了,什么手機都可以下載相應的應用軟件?!卑怖笾腥A區(qū)電腦資訊副總裁楊海鵬所說的多平臺意指,無論是安卓手機、windows手機還是iPhone,甚至于各類pad,都將是安利提供給直銷人員的一種有效工具。
美國安利公司副總裁兼首席信息官畢盛杰(Jeff Peterson)這樣總結了安利的“電子商務”:首先是提供給營銷人員的一個有效工具,幫助他們去開展他們的業(yè)務;第二,通過門戶網站或者社交網站(采用Web2.0技術),幫助消費者更加容易地獲取公司產品和信息,并且更加容易地找到營銷點給他們提供產品,這就是安利電子商務發(fā)展的兩層含義。
在安利的定義中,消費者可以通過越來越豐富的渠道了解到安利及產品,但并不能通過任何電子手段直接購買到安利產品,他們繞不開直銷人員,更不會形成渠道沖突損害到營銷人員利益。直銷人員則可以在各種電子工具中下單、購買產品。這樣一種“串聯(lián)”而非“并聯(lián)”的電子商務B2C模式,既保證了安利在新興技術和渠道的利用上不甘人后,也令其獨特的直銷模式得以保留和發(fā)展。
完整信息流
與有限的B2C模式比起來,安利在信息流的控制上卻是完整而開放的。它不亞于任何電子商務公司,或者說遠遠超過他們,因為安利是對整條B2C供應鏈的控制,而不局限于銷售配送端。
從進入中國開始,安利對信息化管理的投資已經累計超出6億元。根據供應鏈上各環(huán)節(jié)工廠運用JDE系統(tǒng),物流方面運用Inventory Optimization System系統(tǒng)(庫存優(yōu)化系統(tǒng)),店鋪運用POS系統(tǒng),多種不同的系統(tǒng)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以提升效率。IOS系統(tǒng)可以看到店鋪每天的銷售情況,預估銷售數(shù)量、運輸路程、區(qū)域性要求等信息。系統(tǒng)可以看見所有產品的流動狀況,使生產企業(yè)能及時安排生產,并預定補貨計劃,避免出現(xiàn)庫存嚴重不足甚至是斷貨的現(xiàn)象。
更重要的是,無論哪個環(huán)節(jié),安利都會做持續(xù)改進。比如由安利IT部門自主開發(fā)的店鋪支持系統(tǒng)已發(fā)展到第4代,店鋪每一訂單的處理時間只需不到30秒,店鋪日結5分鐘內即可完成。目前,安利信息系統(tǒng)可以支持每星期100萬份訂單的業(yè)務量和每年300億元的生產能力。
與強大IT并駕齊驅的,是公司四通八達、貨暢其流的物流體系。2002年,公司在廣州啟用了占地40000平方米、擁有近15000個立體存儲架位的安利(中國)物流中心作為物流大本營,并陸續(xù)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地設立了20余個外倉,對店鋪實現(xiàn)就近配貨與補貨。安利產品從走下生產線到送至營銷人員手中只需2到10天。2004年推出“家居送貨服務”后,對物流體系又做了進一步的改進。
安利公司投資400萬元人民幣在廣州物流中心內建立了一個面積為2000平方米的安利(中國)家居配送中心,并于2006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這個家居配送中心配送范圍輻射了安利在廣東、海南兩個省份的所有B2C服務,日處理訂單可以達到3000張,并提供D2D(Door to Door)的復合式家居服務。只要顧客(直銷人員)訂購2000元以上的安利產品,即可享受72小時內送貨到家的服務。
在物流中心的產品管理上,安利采用了RF無線射頻技術倉庫管理系統(tǒng),對信息傳遞和補貨時間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并提高了產品流的高效和準確,保障分布在全國各大店鋪的產品供給的準確。在揀貨管理上,安利采用了DPS即Digital Picking System系統(tǒng),就是利用電子標簽實現(xiàn)“摘果式”出庫。
對于日用品銷售行業(yè)來說,很多商品都是消耗量大、銷售周期短的快速消費品,不僅揀選、配送量大,而且生產及庫存周期較短,容易產生缺貨,對配送能力要求比較高,物流運作難度比較大。但如果使用電子揀選代替人工看單揀選,那么其效果就非常明顯。揀選工人通過按燈揀選,非常容易上手操作,只要辨清數(shù)字就能快速作業(yè)了。之前該中心采用手工揀選,曾出現(xiàn)少量爆倉情況,而采用DPS之后,有效改善了作業(yè)速度,是過去憑人工出貨單揀貨的兩倍。
安利的B2C大致可以呈現(xiàn)這樣的流程:每張訂單在客戶交付貨款后,將被自動分發(fā)到家居送貨配送中心。配送中心電腦系統(tǒng)就會及時生成列有收貨人的姓名和地址的條形碼,并自動計算定單內的貨品,根據貨品的體積、數(shù)量及類型,找出適合大小的包裝箱。貨品按照DPS電腦交接檢貨系統(tǒng),實施檢貨入箱。檢貨入箱后,會被自動稱重,重量出現(xiàn)誤差的包裝箱,再經由人工復核。所有安利的產品在自動封箱前,都要經過填充這一最后程序,力求讓貨品運輸風險降至最低。填充物料并進行自動封裝后,工作人員會將其分區(qū)堆放,以方便配送商按區(qū)域分揀,直至送貨到門。安利的B2C流程,也就到此結束。
作為一個年銷售額達到219億元的安利中國公司來說,僅靠廣州一個配送中心,遠遠不能滿足全國范圍內的配送需求。因此,安利采用了“安利團隊+全國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的物流運作模式。安利向第三方物流企業(yè)開放地提供技術和系統(tǒng)支持,包括:射頻技術、家居送貨拆箱系統(tǒng)、4GPOS系統(tǒng)、AS400系統(tǒng),以及提供必要的電腦設備為外倉鋪設局域網絡,慢慢把技術轉移,無償提供給第三方物流企業(yè),透過不同的系統(tǒng)幫助第三方物流企業(yè)節(jié)約物流成本。
至今,安利在全國擁有23個區(qū)域外倉和252家店鋪,這些都將是安利或大或小的配送中心。借助第三方物流,安利的配送范圍已經完全覆蓋全中國31個省市。
如果把直銷人員拿掉,安利72小時的配送承諾,或許也不亞于一些B2C網站。但安利并不會這樣做。在安利的計劃里,直銷模式不會改變的同時,還會加大對店鋪建設的投入。顏志榮稱,未來三年安利將在西部地區(qū)開發(fā)30到40個店鋪,另外在京滬穗等地也會開小店鋪,以改變大城市因交通等問題導致消費者購買產品不方便的現(xiàn)狀。而且強調,與其他直銷公司開設的加盟店不同的是,無論大小店鋪都將由安利直營。
安利“直銷+經銷+店鋪”的經營模式,已插上了電子商務的翅膀。













